holidaymall,即休闲度假基地),将它与一次性消费的旅游观光景点区分开来。“经济上去之后,到了反哺文化的时候。”这样一句话,他常常挂在嘴边。
自2003年,朱家角酝酿起“珠溪艺文计划”,这“珠溪”二字正是朱家角的雅称,透着浓浓的文化情味。计划提出朱家角在保护古镇的同时坚持“打文化牌,留文化根”,激发新的文化艺术原创力,希望来朱家角旅游的游客除了看河看桥、吃粽子吃扎肉,还能接触到古镇的异质元素--朱家角文化。
规划的路,古镇走得很慢:取消门票、改造综合管网、建设大批基础设施,更是以自身文化与资源的关系为切入点,收购了235套老房子、7处古宅和5处工厂区,对它们进行精心修缮、维持旧貌,用于文化项目,广邀艺术人才。翰林匾额博物馆、证大艺术馆、尔冬强影廊、谭盾工作室(水乐堂)、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展示馆等一批文化场馆建成了,带来崭新的文化艺术景观。谭盾、尔冬强、李斗植、矶崎新等一批艺术家、建筑家入驻朱家角开设工作室,享受10年租金全免的优惠。按照约定,艺术家每年将在朱家角的创作生活不少于两周,而艺术家工作室必须是开放式的。未来,艺术家将以怎样的面目在朱家角营造各自的艺术空间,是个耐人寻味的谜。
酿一壶文化的酒,哪怕需要多个365天,仍值得期待。
|